中文 English

中文

English

危险的极限运动追求的是控制而不是疯狂

日期:2024-05-14 23:11:37     来源:360足球直播在线观看

  自称国内无保护高空挑战“第一人”的咏宁因热爱攀爬高空建筑物,将自己在高空挑战的视频拍摄后放在社交平台上,获得了众多粉丝的关注。然而,11月8日,咏宁的更新戛然而止。12月8日,其女友证实了咏宁去世的消息。长沙警方称,咏宁的死亡原因系从高楼顶层附属物上坠亡。

  咏宁的坠亡引起了网络热议。极限运动是否意味着要承受更大的风险呢?加拿大知名极限运动赛事场地设计师帕斯卡认为:“极限运动是控制身体的艺术,经过控制和训练,使人跌倒、受伤的风险变得更小。”换言之,极限运动并不等于没有“上限”,相反,这种从普通运动延伸出来的运动方式,对使用各种安全保护的方法,如评估场地风险、配备救援人员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美国人总是称自己的国家是“X运动”的发源地。“X运动”就是极限运动。这个简称是为了读写方便,且字母“X”在数学里代表了未知数,符合极限运动的特点。

  极限运动来源于民间,比赛规则和规模都很随意,导致其一直无法登入如奥运会这样的体育殿堂,但参赛者却觉得保持现状也不错,他们喜欢自由发挥,总是想出新点子和新花样,比如在火山上玩滑板、骑在鳄鱼身上打水球、超高空蹦极、高速火车车顶上耍杂技等等。

  即使极限运动不在主流体育圈中,但它的社会影响却很大。美国约有一亿多个家庭,大约有2500万家庭经常收看极限运动的比赛直播,也有不少家庭会去现场一试身手。塞尔斯特大学流行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洛普森分析此现状时称:“我们的极限运动还孕育了另一种文化,比如摇滚乐和脱口秀里都有与极限运动有关的说辞,类似我是勇者不是鲁莽者这样的说辞很容易走红网络,以极限运动为主题的摄影展也会吸引许多观众。现在,社会上更是有不少训练班,专门帮助极限运动爱好者提高运动技能,昂贵的学费也不能阻挡年轻人对冒险的热爱。”

  2009年,由格里尔森导演的惊悚片《夺命深渊》在全球热映,电影里的主人公穿梭在幽暗神秘的洞穴里,探索未知的水下世界。曾执导《阿凡达》的卡梅隆担任该影片的制片人,他利用3D技术让画面无比清晰,观众观看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当时,首批观影媒体如《》和《》的影评人是这样点评的:“出场镜头十分逼真,让我不得不身体后倾,观众的视角是垂直延伸——在幽深的洞穴里,人类如此渺小,甚至有可能被洞穴吞噬。”

  《夺命深渊》的故事主题来源于编剧韦特的一次洞穴探险之旅。韦特曾经和其他探险家结对来到诺拉波平原的一个洞穴探险,他们遇到了暴风雨,被困在地下很久,韦特不得不去摸索一条路回到地面。韦特回忆那次经历时感慨:“影片里的洞穴和我那次探险的洞穴很像,当我们准备把氧气瓶送出去时,风暴来袭,洞穴里发了洪水,像越野车那么大的石头堵住了出口,我们面临食物短缺、氧气不足等困难,好在我们很团结,在地下水系找到了通往大海的出口。”韦特的这次经历非常传奇,他联系了卡梅隆,卡梅隆欣然同意:“我也是个潜水爱好者,既然有故事蓝本,为啥不把它搬上银幕呢?”

  由于影片是关于洞穴潜水这种极限运动,试镜时就格外特殊。剧组将试镜场所搬到了游泳池,演员需要在泳池里试镜。通过试镜后,演员们要接受严格的潜水训练和体质训练,以完成影片里所有的特技镜头。导演格里尔森解释:“演员必须体质达标,否则我就不开拍。水下拍摄有危险性和偶然性,我们任何一个人都要拥有好身体,将最好的一面展示给观众,这样的影片才真实。我知道,特技演员更专业,但我希望观众看到真实演员的表演——我宁愿我的演员们蹒跚着往前走,也不想让他们有很多从几十米悬崖上跳下去的特技镜头。”对于导演的决定,编剧韦特和制片人卡梅隆完全同意,两人附和:“正是演员自己在表演这一切,观众能看到他们在危险面前的真实反映。”

  的确,电影《夺命深渊》展示了洞穴潜水的魅力所在,那种对未知的向往吸引了许多潜水爱好者,让他们不顾生命危险也要去洞穴里一探究竟,正如英国BBC纪录片《地下世界的秘密》中旁白里提到:“洞穴潜水可以探索历史,研究地质变迁,满足你一切的探索欲望,当然,洞穴潜水最吸引人类的就是达到从来就没达到的地方。”不同于矿井潜水、冰潜、船潜,洞穴潜水是难度最大、死亡率最高的潜水方式,被称为“当今世界最危险的极限运动”。普通潜水一般在开放水域进行,潜水员遇上问题时能马上上升至睡眠,呼吸到空气,即使装备发生故障,也有充足的光线能处理问题,或者向其他潜水人员求助。但洞穴潜水不同,它是在黑暗的遮顶空间下进行,容错率极低,一旦失去有限的空气或照明,或失去出洞的向导,就要面对无法离开封闭环境的结果,最后窒息而亡。也正因如此,洞穴潜水员人数只占潜水员的万分之一,事故发生率却占了潜水事故的大半。

  悉尼海港大桥是世界上唯一允许游客爬到拱桥顶端的大桥,人类能在距离水面147米的高处遥望悉尼歌剧院,这个方面独一无二,是拍摄港口全景的绝佳地点。整个攀登过程约3小时,登桥之前需要通过严格的安全监测,才可在专业领队的带领下攀爬。不少游客都在售票处的留言簿上写道:“我的心脏狂跳!这样的体验太刺激了!”正因如此,攀登悉尼海港大桥现在已经成为当地最受喜爱的项目之一,同时其也被世界最大的私人旅行指南出版商《孤独星球》列为“世界上最令人激动的体验之一”。

  悉尼海港大桥的建造共花费了100多年。1857年,悉尼工程师汉德逊绘制了第一张设计图案,经过反复修改,1923年,督建铁路桥的总工程师普莱菲博士才根据设计图案进行招标。1924年,悉尼海港大桥建造桥基,到1932年才完全建成。而攀登悉尼海港大桥项目是从1998年开始,需要上下爬四段,共攀登465级台阶。

  游客们在入口大堂办理手续,每位游客需在更衣室换上专业的“登桥服装”,即连体防寒防雨衣,并将其他物品锁在小柜子中。攀登大桥时,游客可以携带戒指、耳钉、小项链和眼镜这四样物品,如果是戴眼镜的游客,工作人员会提供不相同的型号的眼镜带子,带子上有锁扣,固定在“登桥服装”的小环上,工作人员还会分发帽子、手绢、雨具、灯具,它们都可以固定在衣服上。当然,最重要的穿戴是腰带,腰带很宽很结实,它连着另一根粗绳子,绳子顶端是小齿轮,小齿轮要被扣在桥栏杆边的钢丝上,这样,攀登大桥的游客自始至终和桥拴在一起,保证了人身安全。

  正式攀登前,这些准备工作大约是一个小时。除了装备,游客还需要做心理测试、酒精测试和金属测试,并签署损害赔偿表,保证“不利用这个机会伤害自己或别人”。登桥时,每位游客必须随身佩戴呼叫设备和无线电耳机,以便听到专业领队的说话声。

  由于攀登大桥是项刺激的体验,不少游客大部分会选择在登桥时求婚或庆祝生日。由于求婚的游客太多,工作人员还专门准备了套在戒指上的小挂钩,保证戒指在浪漫的求婚过程中,始终拴在其中一方的手腕上,充分符合求婚时要“一生都要在一起”的要求。登桥公司的官网上还会展示求婚成功游客或庆祝生日游客的照片并写“来这里求婚吧!求婚成功率为100%”或者“来这里过生日吧!这绝对是您今生最难忘的生日”。

  蹦极、滑翔伞、跳伞、洞穴探险……新西兰是世界上极限运动的目的地之一,当然,也就包括了世界上最高的高空秋千——位于皇后镇的内维斯高空秋千。内维斯高空秋千在地面上空160米,位于内维斯蹦极旁边,游客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多种摆荡方式,比如往前荡、往后荡、一人荡或双人荡。开始摆荡时,游客会先被吊挂在山谷的上方,然后突然被放开,以每小时120公里的速度荡向峡谷的另一端。

  类似于蹦极,高空秋千这个极限运动对体重和年龄也有严格的要求。游客的年龄必须在10岁以上、110岁以下,且体重在35公斤到235公斤之间。售票处有体重秤,工作人员也会检查游客的护照等身份证件,买票时游客需要购买相关保险,随后就可以去更衣室做准备工作。这时游客也会被询问身体健康情况,例如是否在感冒或发烧中等。当工作人员确认一切无误后,游客才可进入高空秋千等候区,准备去体验灵魂出窍的感觉。轮到自己时,在等候区的游客会向身后出发平台的亲朋好友或其他游客招手,大家仿佛相识多年,围观人群会为挑战的游客呐喊加油,随后,整个峡谷都回荡着尖叫声和喊声。

  你去过加拿大国家电视塔吗?绝大部分住在多伦多的人们都会回答“去过”。但是,你体验过在电视塔上进行高空边缘行走吗?相信只有1%的人体验过。位于加拿大多伦多的国家电视塔高553米,是多伦多标志的天际线,以“无扶手高空边缘行走”出名,即在塔上356米高的墙外行走,平台宽约1.5米,环绕步行1周,步行圆周全场150米,全程半个小时。2011年,这个“边缘漫步”项目入选“世界最高建筑物外边缘行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并成功被列为世界游客的“遗愿清单”。

  2013年,电视塔还承办了一场全球最“高”的婚礼,来自安大略省的柏兰德和科克在电视塔的边缘举行了婚礼,成为在“边缘漫步”办婚礼的首对新人。参加婚礼的还有一位牧师、双方父母、两位伴郎伴娘。婚礼上,新娘穿着的漫步服装是特别设计的,由白色和粉红色组成。交换戒指时,为了安全起见,新人交换的是弹性戒指,即能拴在漫步服装上的戒指,回到地面后,他们再次交换了真正的结婚戒指。婚礼仪式后,新人还想用了电视塔360度餐厅举办的婚庆午宴,他们直言:“在电视塔办婚礼太难忘了!我们从始至终希望办一场这样的婚礼,没什么比在高空边缘行走更令人兴奋,在这场奇妙的体验中,我们感受到了许多祝福。”

  对此,加拿大国家电视台首席运营官罗伯森说:“能为这对新人办一场终生难忘的婚礼,也是我们的荣幸,相信边缘漫步式婚礼已进入全球最独特的婚礼举办地名单。”罗伯森还表示,不需要过多的担心安全问题,工作人员会为新人、牧师及家属佩带安全绳,并在上塔前进行半个小时的安全培训,确保万无一失。

  瑞士是高山滑雪的热门目的地,作为一项极限运动,高山滑雪注重身体的协调平衡协作能力,当人们飞身高空时就得想好该如何落地,在保证不摔倒的前提下继续向下滑行。例如,瑞士圣莫里兹的滑雪场被世界滑雪者认为是高山滑雪的“魔力圣地”,这里常年举办奥林匹克雪橇赛等顶级赛事和活动,滑雪者都喜欢在陡峭的山坡上踩着雪板滑下,一个大回转后划出完美的弧线。

  然而,高山滑雪也是很危险的。2008年,美国选手马格尔尼完成最后一跳时头部着地,昏迷数小时后苏醒,但大脑受伤严重。瑞士选手阿尔希特在比赛时腾空动作发生失误,导致左腿膝盖以下被截肢。那么,有什么保护的方法能让高山滑雪爱好者在体验乐趣的同时多一分安全感呢?

  答案是安全气囊。新式安全气囊得到了国际滑雪联合会的肯定,允许运动员用这种专为保护双肩、锁骨与背部的装置。这款安全气囊由国际滑联与意大利公司戴尼斯联合开发,是基于该公司十年前为摩托车比赛发明的类似装置。装置包含一件安装到选手背部的内衬,内衬会在选手失去控制、即将发生碰撞时自动膨胀。控制气囊的是一个复杂的电子系统,当它被某个特殊计算机算法激活后,一只长4.5厘米的充气泵会在不到100毫秒的瞬间引爆气囊。这种保护设施的开发历时4年,16位获得过世界冠军的选手都参与到其中,如挪威的斯文达尔和意大利的希尔,他们完成了200多次测试滑行,用以帮助开发公司收集资料和测试样品。

  然而,国际滑联并没有强制运动员使用这款安全气囊,只是建议我们大家考虑使用,这就导致了众口难调。有的人觉得产品不够优化,也不愿意使用,美国选手雷利克称:“气囊部分的塑料很硬,我背着它时非常不舒服,很难在极短的时间内适应它,最后我还是选不用气囊。”有的人愿意使用,不过是自费购买,瑞士选手扬卡安则称:“我自费买了这款气囊,大约是1500瑞士法郎,我有必要进行多次尝试后和气囊磨合成功,才能让气囊不影响我的滑雪方式。”有的人则表示刚刚听说,气囊的普及力度明显不够,瑞士选手德瓦蒂称:“从技术角度,安全气囊非常保险,但我作为一个专业选手,也是刚刚听说这款气囊,我需要很多时间来适应装置,而国际滑联却以极其业余的方式来宣传,让我在参赛时无法及时使用。”更有选手担心装置会发生意外,意大利选手蓓尔姿说:“万一装置意外充气怎么办?我在下滑时就变成了米其林轮胎人了,这太影响我夺冠了!”

  担任安全气囊新项目技术专家的忽加拉对于选手们的怨言进行了回应:“我们已让许多世界冠军测试了气囊,时间达4年之久,我们确定正常的情况下不会发生意外,只有当计算机认为5项参数都超标时,装置才会被激活。”忽加拉也是国际滑联前赛事主管,他表示,很理解许多选手说担心装置在跳跃时自动开启,胜负往往取决于百分之一秒,没有选手愿意拿成绩来冒险。“尽管选手们的态度有所保留,但我和我的同事们都很有信心,要保护好高山滑雪选手们的安全。安全气囊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官方微信

360足球直播在线观看 | 京ICP备17047215号-1